从结构论,气相液氮罐和常规型液氮容器都是相同的绝缘材料+真空,不同的是内部结构,以及外设智能监控设备,还有口径的设计,气相大但偏口,为了蒸发损失的降低。
再说回样本储存,结构就是为其服务的!储存方面,常规型液氮样本二合一,均在内胆中且内胆没有分区;气相罐独立存储,液氮和样本各有分区,也都是在内胆,只是内胆分了区。
由存储说到结构,比较而言,气相结构更具优势,存储样本更安全。具体如下:
1.独立空间无交叉污染
很多人认为在液氮的-196℃低温下,没有细菌能存活,因为够冷,但事实上,某些细菌,比如支原体,即便是液氮低温也无法消灭。
久不清洗的液氮容器内就容易滋生细菌,或者是像冻精这样的样本粘在内胆上,进入液氮中,变成“污染源”。
一旦样本冻存管密封不到位,细菌跟着液氮进入冻存管,或冻存液进入液氮,很可能造成交叉污染,让其他健康样本受损,且受损面可能会逐渐扩大。
气相液氮罐的液氮和样本独立存放,即便是某一支冻存管密封不到位也影响不到整个容器内样本的安全,因为没有液氮作为传播介质。
2.独立存储不爆管
爆管发生的原因,与交叉污染类似,都是冻存管密封性不好导致的;
不同的是爆管是因为液氮进入管中,在冻存管离开液氮容器进入常温环境后,冻存管内外温差大,直接爆裂,亦或者液氮气化产生压力差,冻存管承受不住而爆裂。
气相液氮罐独立存储,样本和液氮一上一下,中间还有托盘相隔,液氮无法进入样本存储区,冻存管即便掉落也落不到液氮中,拿出后内部稳定无变化,外部环境温度改变也不会产生压力差,等于直接切断了爆管和交叉污染路径。
3.精准控温无惧开盖
温度稳定是样本冻存的重中之重,较大的温度波动其实不利于样本的长期冻存,即便是在低温下。
常规型大家知道样本浸泡在液氮内,-196℃的稳定,气相虽是底部液氮为上部样本提供低温,不完全等于-196℃,但它的稳定也不打折扣,甚至很优秀。
为了液氮及时气化维持稳定温度,其存储区域内增加蒸发器并与智能系统相连接,接收到温度信号后自动运行,温度精确在±1℃,不影响细胞存储。兼有热气旁路避免外部热量进入罐内,偏口设计保证样本存储区温度平稳。
测试显示,这种气相模式在开盖48小时后,温度仍保持在-150℃左右,稳定性有保证。
这就是独立存储结构优势,也是它的样本冻存优势!